在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与风险挑战的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6138.HK)以 "规模、质量、结构、效益" 的协同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截至6月末,该行总资产达9,275.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实现营业收入73.86亿元,同比增长2.59%;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幅达19.96%,利润增速显著。 阅读量:11002
在金融科技浪潮中,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关乎生存的技术革命。招商银行 2025年中报披露的"AI First"战略与44.44亿元信息科技投入,折射出行业对大模型技术的集体押注。然而,当头部机构砸下数亿构建全栈体系,中小银行却在算力鸿沟与数据孤岛中挣扎——这场AI竞赛的胜负手,究竟藏在技术路线的选择里,还是生态协同的智慧中? 阅读量:12187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它们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就业和经济稳定。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众多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亟需提升。
近来,随着互换便利(SFISF)和回购增持贷款两项金融创新工具的推出,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愈发重要。这些工具的落地不仅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活力。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在2023年稳步发展,经营规模持续增长,信贷投放节奏逐步均衡。然而,低息差的持续压力无疑考验着银行业的经营韧性。《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指出,面对这些挑战,商业银行需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从多个方面入手,以实现新的突破。
近年来,中国的信用卡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信用卡业务已逐渐进入“存量时代”。这一转变不仅反映在发卡量的减缓上,更在于各大银行在风险控制与客户经营策略上的深刻变革。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了其应对挑战的独特策略与成效。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以其全球化的布局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成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2024年10月22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上强调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金融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2024年10月21日,杭州银行发布了2024年三季报,展示了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积极进展与成果。杭州银行在报告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相关政策,围绕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经验和实践为中小银行提供了诸多启示。
2024年10月21日,金融界的盛会——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Sibos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Sibos年会自1978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中国内地城市举办,吸引了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位行业精英齐聚一堂。
五位中国主要银行的行长围绕如何推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场大会的主题为“推动全球ESG合作、发展与共赢”,汇聚了来自政府、金融及企业界的领导者,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10月18日起多个国有大行将再度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此次下调存款利率涉及活期和定期等多种类。这是继7月后,时隔不到3个月大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也将是自2022年9月以来大行第六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会议强调,为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近期,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因违规发放个人消费贷款,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处以50万元罚款。同时,该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刘绍锐及水贝支行行长张璠因对此事件负有责任,受到监管警告。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兴业银行近期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中,广东分部的亏损情况备受瞩目。
农村中小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也是联系广大农民的主要金融纽带。